2)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六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租也好,口赋算赋也好,都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百姓的生存,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要变动,也要放在国家稳定,百姓安居的时候。”李玮劝道,“今日的大汉国虽然战乱渐止,但灾患不断,流民灾民数以百万计,大人无论如何不能为了暂时的困难而行此绝险之策。现在大汉国最急需的是休养生息,是轻徭薄赋。”

  董卓慢慢闭上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月朝廷把粮饷送到北疆后,大司农府和少府就没有钱了,远征大军的粮饷怎么办?受灾州郡的赈济怎么办?朝廷拿什么钱给西凉和幽州?我京畿十万大军的军饷怎么办?冀州屯田怎么办?过年了,陛下要钱祭拜先祖,赏赐众臣,百官要钱回家过年,就是我,也要一笔钱打赏自己的部下,我要钱……”

  “我也希望百姓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但现在情况允许吗?我只要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将来我要仿效本朝初年的治国之道,以无为而治,清静守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办法,迅速恢复我大汉的元气,重振我大汉天威。”

  洛阳,太尉府。

  郎中令(掌郎中宿卫)李儒,已经改迁为侍中的刘艾,金曹掾贾诩,主薄田仪,这四个人都是跟着董卓从西凉出来的亲信。贾诩过去是中郎将李傕帐下的行军司马,田仪是中郎将李肃帐下的行军司马。董卓出任三公大臣后,随即把他们征辟为府内掾属。董卓一般有什么大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要召集这几个人先私下商议一下。治理国家不象打仗,许多事董卓都不懂,他必须在说话之前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然后再去应对朝中的大臣。长史何颙和府内的一帮名士大儒虽然熟知政事,但董卓不信任他们,而且更怕自己当众出丑,遭到士子的讥讽和辱骂,失了颜面。

  李玮还是第一次看到贾诩和田仪。他和李儒、刘艾稍加寒暄后,随即和贾诩、田仪互致问候。

  贾诩四十多岁,身材高而瘦,肤色较黑,三绺长须,一张饱经风霜而沧桑深沉的脸,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谨慎而有神的眼睛。他看上去非常普通,典型的一个府衙小吏形象,谦恭温厚,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如果不是刚才董卓说增赋的主意是他出的,李玮无论如何也不会象现在这样仔细地打量他。

  田仪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稍微有点胖,肤色红里发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说话时西疆的口音非常重。李玮在翼城待了一段时间,勉强也能听明白。

  几人闲聊几句后,随即开始商议增加赋税的事。贾诩说的最多,他主要解释了此时增加赋税的几条迫不得已的理由,然后仔细说明了增加赋税的可能。贾诩神态谦恭,说话慢条斯理,条理清晰,说服力非常强。

  此次增加赋税的项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