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磾、袁滂等老臣,原太傅府的魏攸、孙瑾、张逸等从事,原骠骑大将军府的王柔、卫固、令狐邵、刘范、牵招、史路等掾属,原冀州府的吴良、袁宏、胡干等掾属。十三曹掾属加在一起,大约有六十多人。

  骠骑大将军府的从事掾属因为抽调了一部分补充长公主府和太傅府,所以人员相对少一点,但现在骠骑大将军无需再处理北疆军政,人员少一点也无大碍。

  监御史府由韩馥主掌,老臣蔡邕和原骠骑大将军府的陈好为副,掾属有原冀州府的李历,还有原监御史府的其他官吏。考虑到韩馥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在邺城主持冀州军政,所以这监御史的日常事务,主要由蔡邕代理。把名震天下的蔡邕置于韩馥之下,算是给足了韩馥面子。

  晋阳朝廷的大臣们是这么想,但韩馥又是怎么想的呢?从他最近脸上的忧郁可以看出,他非常不满和失落。冀州对晋阳朝廷如此重要,作为冀州牧的自己,竟然被挤出了权力核心,他当然不高兴了。在讨董联盟里,自己沦为袁绍的下属,只能言听计从。在晋阳朝廷里,自己虽然名义上位居三公之末,但权力还不如太傅府的一个长史。难道就我老实好欺?

  大汉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二月。

  十二月初六,在龙泉举行了隆重的长公主代理国事的典礼。长公主以天子命诏告天下,晋阳朝廷成立。

  初七,长公主领大臣们拜祭了位于北山之巅的高皇帝庙和世祖皇帝庙。

  初八,长公主主持了晋阳朝廷的第一次朝议。

  朝议是在长公主府最豪华的大帐内举行的。大汉国的大臣们感觉很新鲜,兴趣盎然。

  大臣们曾经劝说长公主迁到晋阳去,把朝廷设在晋阳城,但长公主拒绝了。长公主说不出什么道理,她就是不干。

  张温后来笑着对众臣解释说,我大汉国的高祖皇帝和世祖皇带建朝的时候都很穷困,在大帐内议论国事乃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今长公主仿效先祖,于大帐内朝议,是件好事啊。这可以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社稷尚处在危难之际,苍生尚处在浩劫之时,我们应该节俭治国,日夜操劳,以图早日稳定社稷。

  议事的主题就是平叛、讨董、勤王、振兴社稷。

  太傅刘虞提出了重振社稷的三策。一策是以北疆大军为主力,联合各地州郡力量,立即攻打洛阳。拿下洛阳后,朝廷随即迁到京都,以迅速恢复朝廷对各地州郡的控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稳定除西疆和关中以外的所有疆域。二策是平定青州黄巾军,稳定兖青徐三州,彻底平息叛乱。三策是争取在两到三年内稍加恢复国力,然后以举国之力讨董勤王,攻占关中,解救天子,振兴社稷。

  当务之急是攻打洛阳。骠骑大将军李弘奏禀攻击之策。李弘解释了自己设想的三路夹攻,中路取胜的计策,并决定把张燕和麴义两军全部抽调到河东,集中大约四万五千大军攻击洛阳,力求一战而下。李弘说,如果现在集结军队的话,正月初我们就可以发起攻击。

  攻击之策定下来了,随即就是粮饷军械问题。大家把目光都盯着冀州牧韩馥。韩馥很爽快,一口答应。无论冀州多么困难,他至少保证北疆军四个月的粮饷。

  晋阳朝廷的第一次朝议在一片充满希望的笑声中结束了。跳至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