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个个喜笑颜开,簇拥着皇甫鸿走进大帐,开怀畅饮。

  皇甫鸿劝他们还是受抚算了,长安不能待,可以到西凉去。象现在这样公开叛乱,和天子为敌,将来能有什么好下场?

  李傕笑着说:“你小子长这么大了,还象小时候一样没出息。这次我们商量好了,这天下是大汉皇帝的天下,但这朝廷却是我们西凉人的朝廷。我们要请皇甫大人主掌国事,让皇甫大人带着我们拯救社稷,稳定社稷,振兴社稷,让王允、杨彪、黄琬这些士人统统见鬼去吧。”皇甫鸿目瞪口呆。

  在攻打长安的途中,李傕和众将曾多次商量打下长安之后的事。打下长安后,大家要想保住性命,要想拥有显赫的权势和荣华富贵,当然要挟持天子和朝廷,但李弘和北疆军不会弃天子于不顾。

  这头血腥的豹子会疯狂地咆哮着,一路杀进关中。毕竟,自己这些人的身份和实力无法与昔日的董卓相提并论,而且,大军经过长安大战后,已经不堪一击。

  李弘是大汉的骠骑大将军,身份尊崇,还拥有北疆强悍的武力,他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这些人公然挟持天子和朝廷。

  如果李弘在天子蒙难的情况下还不杀进关中勤王,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他不但要遭到天下人的辱骂和指责,更会失去北疆上下的拥戴和信任。

  李弘众叛亲离后,他可能死得比董卓还惨。此时李弘不勤王,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贼。

  西凉诸将对未来的命运忧心忡忡,唯独贾诩泰然自若,对前途充满信心。

  段煨倒戈后,再次和李傕、郭汜等人提到这个问题。大军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了,如果还不能想到阻止李弘和北疆军杀进关中的办法,大家趁早散伙,免得将来尸骨无存。

  贾诩这时说话了。阻止李弘杀进关中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份天子圣旨足矣。

  李弘对大汉忠心耿耿,他尊奉当今天子,尊奉朝廷,这是李弘当初拒绝和讨董联盟联手攻杀董卓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也是一样,李弘只要天子安全,只要朝廷尚在,只要关中稳定,他就不会杀进长安。

  李傕和诸将嗤之以鼻。我们杀进长安,诛杀王允等朝中大臣,挟持天子,这就是造反,试想这时候的天子圣旨对李弘有什么作用?

  李弘尊奉天子是不假,但他也要看是谁主掌朝堂。当年董卓主政的时候,李弘也不是事事都遵从圣旨,他也要看天子圣旨对自己是否有利,否则也就不会出现晋阳小朝廷了。

  我们打下长安后,朝廷就是我们说了算,权柄都在我们手上,李弘怎么可能遵从天子圣旨?

  贾诩笑道:“如果由皇甫嵩大人和朱俊大人主掌国事,李弘会不会遵从天子圣旨?”李傕等西凉诸将恍然大悟,齐声喝采。

  吕布兵败霸陵,狼狈退回长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