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连其中,被罢职归家。

  段煨担心李傕要对付自己,带着军队连夜开拔,急速奔赴武关。就在西凉诸将要内讧的时候,徐荣的特使陈卫到了长安。

  李傕、郭汜等人以为徐荣得到了关中内乱的消息,急忙听从了贾诩的劝说,以天子的名义,下旨给段煨,让他驻守武关。

  这个时候如果把段煨逼反了,关中势必要乱,大家一起玩完。天子还下旨转拜淳于嘉为司徒,杨彪为司空。

  三公还是和三位将军一起参隶尚书事,朝政由六府共议。陈卫奉徐荣的命令到长安有两件事,一是和朝廷商议上缴赋税的事,二是攻击关东的事。

  现在冀州战事频繁,流民成灾,其所得赋税还要贴补北疆和幽州,所以能给朝廷上缴赋税的只有徐荣主政的河东一郡,但朝廷索要的数目太大,徐荣很为难。

  河东的财赋今年也很紧张。关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战场,居住在关西的百姓不但生活困苦,连生命都没有保障。

  为此大将军李弘数次给徐荣、河东太守王邑、典农中郎将左彦写信,要求他们在年底之前,把关西的百姓全部迁到河东汾河下游的屯田区。

  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社稷,是为了让百姓们活下去,如果百姓们都死于战火,那我们打仗还有什么意义?

  关西这几年战火不断,很多百姓早就逃到河东避祸去了,但还有一部分百姓顽强地守在自己的家园里。

  乱兵来了,他们就逃到山上,乱兵一走,他们就回家继续耕地。虽然日子苦,但这毕竟是他们的家。

  迁移人口的事在北疆军将士的努力下,进行得比较顺利。关西门阀、世家、百姓纷纷北迁河东。

  迁移所需的大量钱粮都由河东府出。河东府的财赋要供应三万北疆军的军资,要补贴北疆,还要赈济和安置北迁的关西百姓,当然入不敷出了。

  李傕、郭汜、樊稠不敢得罪徐荣,一口答应了。给一点是一点,总比不给好。

  朝廷早在九月的时候就向关东和各地州郡派出了催缴赋税的特使,但石沉大海,连那些特使都渺无音讯了。

  至于徐荣提出联手攻击关东一事,李傕委婉的拒绝了。关中不稳,大军实力不济,平叛重任还是由大将军一力承担吧。

  李傕明白徐荣的用意。徐荣要打关东,但又怕自己从背后打他,所以要得到自己的承诺。

  李傕对陈卫说,你回去告诉徐大人,只要他保证杨凤和张白骑的大军不进关中,我就绝不走出潼关。

  陈卫满意而去,接着韩遂的特使就到了,韩遂催要朝廷当初答应调拨给西凉的赈济钱粮。

  李傕等人愁眉不展,请三公大臣同议。杨彪提出再派大臣携带天子圣旨和符节出关中,安抚各地州郡,催要赋税。

  李傕嗤之以鼻。如今天子威仪尽失,皇权形同虚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