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2章 西陲边境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传出均匀呼吸声。

  偌大营地中,绵延的帐篷如簇拥盛开的花朵,孤独的营火散乱升起,照亮营地。持刀的巡逻士卒一对对穿梭其中是不是大声呵斥起夜的兵卒。四周木台搭起的箭楼上挺立士卒偷偷打上哈欠,轻挪脚步,再度提起精神。

  夜色,深了。

  视野越过军营,攀上点起长龙火把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屋舍黑灯瞎火,唯有皇宫之中灯火通明华光璀璨。

  太极宫中,烛火明**的宫宇了,亮如白昼。

  李世民身着丝织华服静坐案后,撑着头颅,夜不能寐。

  手肘旁的案桌上,鲜红的军报盖印篆体加急,短短两行字迹跃然纸上。

  西域边陲,吐谷浑王室集结周遭游散部落,今大股部落率兵入伏俟城,意欲与大唐为敌。

  良久。

  身后细微脚步声响,荣公公提着一件薄绒大氅,披上帝王肩头。

  “陛下,夜色已深,早些歇息吧。”

  呼~

  长长吐气声传出,李世民拉过肩上大氅紧紧,指节敲敲案桌字卷。

  “唉!吐谷浑啊吐谷浑,终究还是与我大唐为敌。”

  夜深人静,难免会想起过往,荣公公心中明了李世民这句话语饱含的深意。

  建唐不久,吐谷浑曾与大唐建交,还遣有特使入唐,但随之又攻打大唐。而后大唐曾派遣特使前去吐谷浑,却被吐谷浑大汉称疾拒绝,却意欲向大唐为儿子求亲。李世民本着休养生息,暗蓄国力国策,应允下来。

  可事情远远不是这般简单,也不知这可汗儿子如何想,竟是拒绝了!而后还扣押了大唐特使,并在李世民再次派遣的特使使团协商下,并未妥协。

  荣公公垂手微微躬身,瞥一眼李世民凝重面庞,斟酌了词汇。

  “陛下,吐谷浑一而再,再而三挑战大唐皇权,实属可恨至极。”

  “此番既能这般下定决心,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大唐兵威正盛,顺道灭灭伏允嚣张气焰,也能震慑西域躁动诸国。”

  听罢此言,李世民扶案而起,荣公公连忙从身侧搀扶,却被李世民挡开。

  “朕如今正值中年,身体康健,精力旺盛。”

  “或许是许久并未管束这些周遭诸国,加之先前修生养息,让他们日渐躁动。”

  “打啊,打打也好,让他们看看朕的大唐是否如他们想象之中,那般不堪。”

  负手踱步大殿上,李世民缓挪虎步,站立大殿门前,双修自然垂落身后,背影中透着一股英气。

  虎目望向西方天空,语气不觉间变得坚毅。

  “先有西陲之地的吐谷浑寇边,意欲石炭大唐的底气,再有吐蕃使臣遣唐,大肆言语辱没。”

  “实则所有的西陲诸国都在跃跃欲试,向看看我大唐铁戟沉沙已久,是否还有昔日那般丰瑞亮眼。”

  “既然他们想看,朕就让他们看个明白!”

  收回目光,李世民望向脚下一寸,喃喃道。

  “此时已是梅月,眼见年关将至,朕只是想为这些士卒们争取一个年关的机会!”

  “唉,不容易啊,只怕这个年关,又是远赴西征将士们过得最为匆忙的一个。”李世民本是在战场上起家的人,对于手下的兵卒有着深厚的情谊。

  以至于虽是高居王位,也对远在军营的士卒有着特殊的关怀。

  缓缓从身后走来,荣公公轻叹一声,扬起眉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唐的河山一日不得安宁,将士们一日便不得松懈。”

  “陛下爱兵如子,却也要为边陲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着想。”

  浅显的道理自然不用荣公公来提醒,李世民微微颔首,点点头颅。

  “知会观音婢一声,明日早朝议战。”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