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李二威武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苗生长几寸,他一个毛头小子懂些什么?还敢站在朝堂上品头论足,当真可笑。”

  李靖在人群后听闻嘈杂言语,涨红了脸颊,垂着头颅,紧攥拳头,只觉羞愧到了极点。

  要不是陛下临走时叮嘱,历经决然不会在文武百官面前将李闲带入朝堂。

  其他的不讲,李靖乃是最清楚这个小子,不学无术,常识全无。

  此番算是闹下笑话了!

  李闲一语言罢,并不多做解释,见龙坐上的人影,板着脸庞若有所思。

  “陛下。”

  “微臣乃是随口两句,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挥挥手臂,压下殿堂私语,朗声道。

  “朕说过,畅所欲言,怎会之罪?”

  李世民能站在自己一方,替自己说上几句话,到让李闲有些意外。

  微微抬眼看上李世民一眼,便退至人群,不在言语。

  【李二啊李二,这次算你看对了人!】

  【讲实在,我李闲还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大唐定然要经受磨难!】

  【天气陡变,七月下旬,丰收之际定然暴雨倾盆,整个河南道,关内道,半个河北道河东道将会迎来浩大水灾,莫说是收成,就是那些子民性命都危在旦夕!】

  【此时倘若建堤坝,修水道不知会减少多少无辜百姓身亡!笑,让他们笑,也不知待到那个时候看笑话的这些人,还笑的出来?】

  轰。

  李世民只觉脑中骤然炸响。

  水灾?

  波及范围竟是大半个北方?

  不觉间,扶在龙座的大手蓦然抓紧,一抹阴郁之色浮现李世民面颊。

  遥想贞观之时,水灾泛滥,减免赋税方才躲过一劫。

  然则,贞观二年,水灾旱灾蝗灾接踵而至,整个东北之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甚至于出现百姓卖儿卖女以接衣食的惨状。

  如今回想起来,那一幕幕仍旧历历在目。

  未雨绸缪,势在必行!

  李世民撑起脸庞,扫视一眼还在说笑议论的群臣,低沉的声音挤出嘴唇。

  “可笑吗?”

  威严声音荡开,整个朝堂氛围骤然压抑,尚在说笑的朝臣面色大变,立即闭口不言。

  那在殿中负手而立的户部尚书身形一怔,一脸愕然的看向李世民。啪。

  轻拍龙椅,李世民扶案而起,虎目扫视一眼面带讶色的众臣,脸上又阴沉上几分。

  拂过龙袖,遥遥指向李闲,缓缓开口。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李闲说的有错吗?”

  手指扫过呆滞众臣,李世民言语再度加重几分。

  “贞观盛景初现,你们多少官员便已放下先前那股干劲,抄起手来,臆想着万国来朝的美好愿景?”

  “农桑为立国之本,粮食方为富国强兵根基,是不是如今丰收在即,便已到了坐享其成的时刻?”

  “建唐以来,多少天灾人祸都忘了吗?百姓子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四处奔波流离的惨状都忘了吗?”

  哗。

  挥过手臂,李世民负手伫立大殿。

  “在其位,谋其职!”

  “田间地头没有政事可管,便找道路沟渠,修建利民便道!改制农桑器具!”

  一席话语,让整个朝堂氛围凝重到了极点,所有臣子大气不敢出上一口,垂头聆听李世民训话。

  李世民有意无意瞥向垂头不语的李闲一眼,沉声道。

  “满朝文武,皆是没有一个新入朝的小子思虑广阔,着实让朕痛心。”

  “传旨!修建水利,修筑堤坝,以防后患。”

  “盘点义仓,筛查各地险要村落,户部着手调度!”

  ps:各位书友们,本书首发,持续更新,伏笔已埋好,后面剧情将慢慢进入顶峰。

  为提高书籍质量,作者君特意新建一个聊天群,欢迎大家讨论后续剧情,以及主配角结局。聊天打屁,畅所欲言,作者君在群内恭候诸位。

  群号(110263217)

  欢迎诸位书友。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