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埃及从未改变_致四千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治者对国家控制力的手段,一种祈祷自己增长智慧、察觉隐秘的神秘仪式。

  理论上,书记官也应该使用这些数据进行物资分配。

  这些数据对于一般人来说实在是过于庞大,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书记官们才能有条理的分配有限的物资。

  ——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因为只有高阶祭司、大祭司和法老的地位比书记官们高,而这三种人几乎不会到地方探视。所以他们的权力渐渐脱控,成为了一种独立于王权的第二体系。

  也就是说,各地方供给物资的分配权掌握在了书记官手中。到了这一代法老,他的能力比不上他的父亲,于是法老对书记官的钳制力也随之进一步减弱。

  如今,甚至各地方的税收项也会经过这些地方书记官的手上了。

  他们学过复杂的数学知识和粗浅的经济学理论,以及并不算深入的政治学知识。这些知识原本是为了让他们更好、更公平的调配物资的。但是,他们却把这种智慧用在了造假账上。

  凡是商人们、工匠们、农民们递交上来的物资,他们都会自己拿走一部分。而这部分的空缺,他们会通过东拼西凑的方式在账单上模糊化。

  若是有人去追查这一些物资的去向,他们只会不停地绕圈——在各地方的书记官们串通一气之后,隐藏重要物资流向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那些从地方缴纳到亚历山大港的物资,简直就像是他们自家的东西一样。

  缴纳上来的时候,被出产地的书记官们克扣一些;到了亚历山大港,被亚历山大港的书记官克扣一些;等八月尼罗河涨潮分配的时候,再被接受物资的地方书记官克扣一些。

  法老仿佛也是个傻子——他完全没有在意,或者说根本没有发现每年都有大量的物资不翼而飞这件事。只是不断督促工匠和农民继续进行生产。

  这也让书记官们变得越发骄横、傲慢。并成为了法老的隐藏拥护者……虽然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与法老是敌对的。但因为法老的不作为,他们反而会主动帮他稳固位置。

  而能攫取钱财的时间,一年也就是八九月份,尼罗河大涨的时候。其他时间,哪怕是到了轮值月份,也很少有书记官去仓库统计贮存物资、去港口盘点入港物资。

  或者说,账目记得太清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但也因此,耶稣一行四人才能完全避开法老的耳目,坐着小船从尼罗河进入底比斯城,甚至没有受到任何人的阻拦——

  按说,在埃及各地流动是需要接受守卫盘问的。但如今管理他们的官员们全部都在休假,这些守卫们也懒散了起来。

  跟随耶稣前来的人一共有三个。分别是犹大、菲尼克斯和哈维。

  可以说,除了哈维之外都是大佬……甚至有可能,哈维也是大佬之一。

  因为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