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章 姗姗来迟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在中枢的内阁六部的大臣,下到贩夫走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紧皇宫,盯着内阁。

  而今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大明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新政’,在革新过去的一切。

  内阁的‘新政’计划早就一点一滴的透露出去,这是包含了各个阶层的庞大计划,事关自身利益,谁都忍不住的多看两眼。

  由于朝廷任用的‘偏好’以及各种禁令,大明被贬低,禁止入仕的官员,士人以及决意不再入仕的人如过江之卿,遍及大明的角角落落。

  能考取功名,入仕之人,无不是诗书满腹,才华横溢,名满一方。现在他们只能流落江湖,一个个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开门受徒,一个个学院拔地而起,各种学派纷至沓来,遍地开花。

  这些人,尽管他们之间相互看不顺眼,彼此争个不休,同时目光又紧盯着庙堂,针砭时弊,大谈国事,高谈阔论,吸引了更多的人,可以说,大明民间对政事的热情,前所未有。

  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江右,也就是江南,而江南最盛的,莫过于秦淮河畔。

  这里名妓盈楼,艳名远播,才子风流,佳话叠传,名声隆隆,天下皆知。

  有人是借酒浇愁,有人是醉生梦死,有人是卧薪尝胆,有人是穷途之哭,人间百态,皆能看到。

  大明太大了,人也太多,千姿百态,靓丽纷呈。

  乾清宫。

  朱栩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桌上摆满了各种小手札,还有‘随记’,一个个小本子,他写一阵子就抬头看几眼,然后继续写。

  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对于大明各项政策的思考,以及偶然乍现的灵光,都记录在这里,他在整理,这些都是要在未来的施政中逐一实现的。

  曹化淳陪站在不远处,眼见灯光暗了些,悄悄命人换了一盏灯。

  朱栩这已经是常态,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什么清闲的时间。

  ‘或许,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曹化淳心里道。

  这个时候,张筠一身常服,在宫女的陪同下,端着一碗羹汤,悄悄来到门前。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连忙迎了过去,低声道:“奴婢参见娘娘。”

  张筠向里面看了眼,轻声道:“皇上还不想休息吗?”

  曹化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估计还得三更。”

  张筠看着灯光下,奋笔不止的朱栩,将羹汤递给曹化淳,道:“劳烦公公端给皇上,请他早点休息。”

  “是,娘娘费心了。”曹化淳端过来,悄步走向朱栩。

  张筠又看了眼,悄步的走了。

  曹化淳进去,将羹汤放在朱栩桌前,低声道:“皇上,这是皇后娘娘送来的,娘娘今晚在乾清宫留宿。”

  朱栩一怔,抬起头,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看了眼眼前的白色羹汤,放下笔,吐了口气,伸手端过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