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1章 变局之前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眼前这位陛下的雄心了,当大明上下都盯着金国的时候,他已经在筹备海军,但全国盯着‘新政’的时候,他已经在海外布局了。

  眼前的人,比大明所有人都站的高,看得远,筹谋深阔,不可揣度。

  ‘或许,皇上真的要远超太祖太宗……’

  曹化淳暗暗想着,认真听着朱栩的话。

  朱栩说了一阵,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关于军火,朕让军器局那边,做的出口型的火器,怎么样了?”

  曹化淳道:“已经有了样品,帅府那边还在核验,确保我大明的技术不会外流,保持领先,半个月左右,差不多会有结果。”

  朱栩手指敲击着桌面,道“让外事局做好准备,大力推销,必要的话,军演,博览会,在各国的手段随便用,重要的是,要将东西卖出去,赚到足够的银子回来……”

  曹化淳十分清楚,大明的火器在很多国家是最眼馋的东西,只是大明一向严谨,卖出去的不多。若是彻底放开,只怕是供不应求,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或者说银子涌入大明!

  “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要有区别对待的,比如倭国,比如漠西蒙古,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帅府要做好核查,谨慎处理……”朱栩又强调一次。

  “奴婢明白。”曹化淳躬身道。

  待到十月,朱栩就开始忙了。

  一群大小官员上书,请朱栩尽快回京,毕竟夏天已经过了,京城也不那么热。

  这个理由堂堂正正,无懈可击。但背后的理由是,‘首辅’即将交替,很多人心里惶惶不安,需要朱栩回来坐镇。

  也就是这种时候,大明上下,朝野内外才会知道朱栩的重要性,不再担心他出幺蛾子。

  但是朱栩纹丝不动,就是赖在景德镇不走,偶尔还去南昌府走走看看,引得地方一阵震动。

  在十月中的时候,朱栩收到了孙传庭的信,这封信很长,但内容却不是很多,更多是一些想法,阐述了他对朝政内外,军政各方面的种种思考。

  朱栩看了很久,对这位未来的‘首辅’的施政纲要进行审视。

  孙传庭之所以没有列出太多内容,实则上是一种请示的态度。

  ‘新政’几乎都来自朱栩的框架,是打破旧有大明格局建立的,毕自严的‘新政’是在这些破碎上建立的,堪堪稳住混乱的局势。经过多年发展,混乱基本被消化,现在是时候清扫那些瓦砾,垃圾,臭沟渠,完成‘新政’的彻底构建。

  朱栩认真的看着,他对孙传庭的想法还是比较欣赏的,他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与那个时候的官员一样,对朝局充满了不满,想要变革。

  现在,终于有机会,他是踌躇满志,豪情万丈,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孙传庭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对于孙传庭的蠢蠢欲动,朱栩看的分明,却没有急着回信,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急,朱栩不能急,孙传庭也不能。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行辕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人。

  ——孙承宗。

  这位七十多还替朱栩满世界跑的老大人,这会儿风尘仆仆,再次来到行辕。

  “皇上,军队的情况,只怕没有我们以前预想的那么乐观。”

  这是简单叙话后,孙承宗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