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0章 倭国人很有用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讨的。

  外加需要对投降,起义的十多万大军的控制,杨嗣昌,多尔衮等人着实废了一番心力。

  在周应秋从对马岛出发的时候,杨嗣昌,多尔衮,巴达礼,松平信纲,伊达政宗等众人,在江户内湖,送明正天皇兴子。

  兴子一身的和服,身边是一群宫女,再身后是大明的军卫,湖面上,则是大明的海军,曹变蛟已经上岸,静等着。

  松平信纲站在兴子身前,神色复杂,还是恭谨的道:“陛下,倭国存亡,系于您一身,万请保重!”

  兴子俏脸就更复杂了,短短一个月发生了太多事情,她还是有些缓冲不过来。

  兴子身边是她的母亲和子,这个后水尾天皇的皇后真是命大,不但没有死,甚至伤也不重,已经好了大半。

  她站在兴子身边,轻轻拉着兴子的手臂。和子也要跟着去大明的,神色倒是镇定的比较好。

  松平信纲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陛下,我们还在与明朝争取,如果能保留您的帝号,倭国就还在,您,还请努力!”

  松平信纲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靠兴子去大明争取大明皇帝的心意。

  兴子抿了抿嘴,心里复杂难明,轻轻的说道:“我知道了。”

  松平信纲不敢多说,缓缓退了回去。

  “上传吧。”和子低声说道。

  兴子又看了眼江户方向,那里还要青烟升起,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清理干净,也不复她之前印象里的洛阳了。

  她没有看松平信纲等人,这些过去熟悉陌生的人,现在是真的陌生了。

  兴子终于还是登船,在曹变蛟的亲自护卫下,扬帆出海,转道回京。

  周应秋没有走水路,而是在关门海峡上岸,一路有着李定国护送,赶往江户。

  他是钦差,按理说应该快马加鞭,但实则上边走不看,在对倭国各处进行实地的观察。

  因为没有驿站,路也不好,他们走走停停,慢的更多。

  马车上摇摇晃晃,周应秋看着骑着马的李定国,道“没有水泥路,没有官道,没有驿站,倭国确实要好好改造一番。”

  没有的东西,一旦要有了,那就表示可以赚很多钱。周应秋是一个务实的利己主义的人,他已经看到内阁可以在倭国捞多少银子入国库了。

  李定国微微倾身,示意他在听。

  周应秋对这个孙承宗的关门弟子很是好奇,说完一句,忽然道:“我听说,你是皇上介绍给孙阁老的?”

  李定国道:“准确的说,是永宁公主。”

  周应秋看着李定国的脸色,思索着他的年纪,会意的笑了笑,没有再说。

  李定国已经在行伍多年,不喜欢说话,周应秋不开口,他也不会搭话。

  但旋即李定国猛的抬头,道:“大人稍坐,应该又是一群聚众的乱匪,末将去去就来。”

  周应秋面色如常,坐在马车上,安稳如常。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波了,倭国的秩序被摧毁,新的秩序未建,倭国现在是一片混乱。

  不足两刻钟,李定国去而复返,道:“大人,已经赶跑了,可以继续上路。”

  周应秋‘嗯’了声,旋即又感慨道:“倭国的人口太多了,得送一些出去。”

  李定国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言。

  李定国已经听闻,周应秋在内阁建议,将倭国的一些不听话的人进行流放,流放到吕宋以南。

  据说,联合舰队几年前就在那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荒岛,上面就是一些蛮人,连一个国家正式的都没有。

  联合舰队已经修筑了几个据点,来往商船渐多,但人手还是太少,需要大量开荒的人。

  显然,周应秋认为,这些倭国人很合适。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