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章 告发吏部尚书周应秋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皇上,怕是信王也承担不起这件事吧?”

  朱栩闻言脚步一顿,转头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躬着身,道:“所谓的‘舞弊案’还没有完全结束,若是再起波澜,天下士子都不会答应,到时候闹将起来,不论是来宗道,信王都不够担起这个责任。”

  朱栩站在原地,望着不远处的小圆门,曹化淳说的不错,这场清洗一旦开始,必然席卷大明上下,要背这个黑锅……来宗道不够格,现在的信王也不够格。

  朱栩眼角眯了眯,道:“朕记得,信王的儿子也快四岁了吧?该开蒙了。拟旨,册封信王长子为信王世子,明年入宫,命东宫侍讲学士主讲,许他随时进出宫之权。”

  曹化淳神色微变,道:“皇上,让东宫侍讲学士开蒙,是不是不太妥当?”

  朱栩笑了声,道:“妥当不妥当不要紧,反正都是日后那些人弹劾皇兄的把柄,你回去再看看,哪些东西能再给他加上,处罚的时候一起免去,看上去要严重的那种。”

  曹化淳嘴角抽了抽,现在赏就是为了这件事之后的罚?

  朱栩这边回偏殿,宫外的孟乔芳与鲍承先也各自带兵出城,奔赴抚.顺,铁.岭等原后金重镇。

  有锦衣卫的暗中协助,注定了辽东会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与此同时,京城。

  还没有离任的樊一蘅遇到了大.麻烦,周应秋的一个家丁颤巍巍的跪在大堂。

  樊一蘅坐在主座之上,神色凝重,眉头紧皱。

  他边上站着师爷,同样的头疼不已。

  这家丁在向顺天府举告,向朝廷揭发周应秋‘培植私人,贪污受贿,僭越权职,欺压地方’。

  ‘培植私人’有详细的名单,都是周应秋在吏部考核上做手脚的证据。

  ‘贪污受贿’有周应秋府里账房的账簿为证,每一笔都非常清晰,有众多来源不明的银两,田亩。

  ‘僭越职权’周应秋强行以督政院的职权任免官吏,也有据可查。

  ‘欺压地方’将地方上诸多举荐无视,肆意任用他人,并且有‘威胁地方巡抚’的言语被记录在案。

  可以说,桩桩件件,都是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可谁不知道,周应秋是皇帝的心腹,执掌吏部多年,没有旨意,谁敢动他?别说顺天府,哪怕是刑部,文昭阁的信王都不敢!

  樊一蘅就要调任一省巡抚,那是封疆大吏,这个时候万不想出事端,更何况还是这种涉及朝廷忠臣的大案子!

  那下人跪在地上,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浑身抖个不停,耳边大滴大滴的冷汗流入衣领之内。

  樊一蘅身边的师爷忽然眼睛一转,在樊一蘅耳边低声道“大人,按照朝廷新制,咱们衙门是没有断案之权的,即便是之前,这也不是顺天府的权职范围,还是让人押送去刑部吧。”

  樊一蘅脸角动了动,刑部就有权吗?刑部尚书现在还在辽东,谁敢主审吏部尚书的案子?

  同一时间,刑部大堂鸦雀无声。

  周应秋的侄子跪在地上,手里举着一份书信,他之前说是‘福.建巡抚黄承元的亲笔手书’,是周应秋与黄承元勾结,结党营.私的证据。

  刑部主事廖昌永神色不停的变幻,以他多年查案的直觉,这件事非常不简单,不是他能淌的浑水,会淹死人,很多人!

  在大理寺的是周应秋的一个学生,声称周应秋收了他的贿赂,却没有做到答应的事情,所以来告发他。

  督政院也有人在召集开议,讨论的主题是‘遏制贪腐’,不少人都义愤填膺,出了许多主要,最重要的就是‘不管官职大小,一律严惩’。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