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章 难难难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承宗,命他加紧准备,五天后,朕与文武百官,各国使臣全部去观看大演武。”

  “遵旨。”曹化淳应声。

  旋即,他又道:“皇上,现在宫外求见的人非常多,内阁,六部尚书,京外的巡抚,总督,各国使臣,都想进宫面圣,聆听圣训。”

  朱栩直接摆手,道:“朕没空见他们,明天去天.津卫,今夜就传旨过去,朕明天给他们践行。”

  曹化淳,傅昌宗,周应秋三人神色一惊,曹化淳犹豫着还没有说话,傅昌宗就已经开口,道:“皇上,是不是太着急了,不管是洪武号,还是物资,人手都还不够齐整,这来回是两年多,若是中途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朱栩知道傅昌宗的意思,目光微沉,双拳紧握,不容反驳的道:“这件事不能再拖!这样吧,先出发,在南直隶检修一次,台,湾检修一次,马六甲再检修一次,这样基本上就没问题了。路上再带着红毛人,佛朗机人,如果遇到风险,可以在他们的地盘整修,尽最大可能确保平安……”

  傅昌宗看着朱栩,嘴角微动,最后也没有再劝。这件事皇帝已经酝酿多年,不是一时半会能劝的动。

  曹化淳没有迟疑,道“遵旨,奴婢这就去拟旨。”

  朱栩目光又转向傅昌宗,周应秋,道“朕刚刚大婚,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置,今天就不留你们吃饭,内阁以及诸位巡抚的事情,你们多上上心,有什么事情,直接进宫奏报,无需请示。”

  “是。”傅昌宗,周应秋道。

  朱栩目送着两人离开,眯着眼,突然道:“明日临走前,召见察哈尔国师尼克鲁。”

  “遵旨。”曹化淳看了眼朱栩,道。

  这个时候的大明高层,几乎内外分明,内阁外加六部九寺,与各地进京的巡抚,总督进行了多伦博弈,可一直有几个问题阻碍,始终难以贯通。

  内阁,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孙传庭等人坐在一起,都有些愁眉。

  毕自严看着众人,道“皇上现在态度不明白,不管如何,我们必须要说服这些巡抚,‘新政’需要团结一心,不能仅凭内阁去推动。”

  孙承宗,靖王,汪乔年都没有说话,他们有专注的事务,孙传庭接口,道:“这些巡抚,总督,近乎一致的认为现在要慢,不管是税务总局,粮税,徭役,还是各级衙门,尤其是刑狱司,督政院,大理寺等都需要仔细的去完善,不宜再继续剥夺地方的权利,刺激地方,造成动荡,‘稳妥’为要……”

  毕自严皱眉,沉声道:“我大明的情形所有人都应该很清楚,时不我待,这件事,必须要让这些巡抚大人们认同,并且矢志去做……”

  靖王不喜欢毕自严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稍稍思索,道:“这件事,关键还是皇上,若是不弄清皇上的想法,内阁一切都是枉然。”

  毕自严看了他一眼,道“皇上对‘新政’的态度比内阁更加坚定,这件事不容置疑!白谷,你明日再与方孔炤谈,我亲自去见李邦华。钱龙锡,蒋德璟,周维京等人,孙阁老你们三人去,必须要他们用十倍的心力去做,眼下不再反对!”

  孙承宗面色沉着,默然一阵,话音有些飘忽的道“方孔炤,李邦华我倒是不担心,关键在傅昌宗与周应秋。”

  孙承宗话音一落,众人先是一愣,继而恍然惊醒。

  李邦华的态度显然傅昌宗这个顶头上司早就知道,但他一直没有多言。方孔炤是周应秋在任上举荐的,两人关系莫逆,方孔炤的态度周应秋不可能不清楚,但他也没有开口。

  这两人的能量比内阁还要可怕,如果他们不能支持内阁,即便是这样不言不语,都会给内阁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会让内阁止步不前!

  与此同时,周应秋,傅昌宗已经到了内阁门口,他们已经听到内阁的讨论声,对视一眼,齐齐看向手里的账簿。

  ‘皇上真是好手段!’

  两人心里异口同声,感慨无比。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