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56章 传承有序,世代忠良_家父汉高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若有所思,“可是.阿父,秦王还活着的时候,留侯好像就叛乱了吧?”

  “咳咳,留侯那是有国仇家恨.”

  “那长安君成蟜之乱.还有嫪毐之乱”

  “那时秦王还没有掌握实权!!”

  “那苍梧之乱”

  “来,来,你过来,朕让你见识见识新亭之乱!”

  老刘家祖传的东西比较多,像典型的箕坐,还有就是祖传的顶嘴,不顶一下实在不舒服,而刘长严重怀疑,这个祖传顶嘴技能其实是从阿母这里传下来的,主要是因为刘肥,刘如意他们都没有这种症状,这种顶嘴杠精症状最严重的就是刘乐,刘盈,刘安,还有樊卿啊,吕禄这些人。

  什么都要杠一下,不杠就是觉得哪里不舒服。

  好在刘安知道自己该如何安抚阿父,在成功激怒了阿父之后,他即刻虚心问起了尚方的事情,以刘长好为人师的特点,听到儿子虚心请教,他自然是慢条斯理的教育了起来,刘安很早就知道阿父在这方面的学问很深,因此也不意外。

  反而是刘长,他对刘安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感到意外。

  刘安熟读墨子的经典,甚至举一反三,小小年纪,却已经能在尚方跟匠人们商谈着诸多的技术难题。

  刘长显然不知道,某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厉王,没错,也是厉王,二代厉王,亲生的,他作《淮南子》就不必多说,很多人都知道,又著诗歌《淮南王赋》82篇,《群臣赋》44篇,《淮南歌诗》4篇,《淮南杂星子》19卷,《淮南万毕术》1卷。

  他的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完全不像一代厉王那么不学无术。

  这两代淮南王真的是令人惊叹,第一个厉王点满了武力值,史记上只有两个人得到力能举鼎的评价,一个楚王,一个厉王。

  第二个历王点满了学问,从哲学到史学,再到什么经济文学.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那本《淮南万毕术》,甚至还是一本科学著作。

  这父子俩什么都好,就是爱造反,造反的基因根深蒂固,刘长的子孙们不是在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无论他们武艺出众,还是博学广闻,又或者平庸无能,都一定是要造反的!

  这么说吧,刘长的曾孙都因为谋反被处死了。

  后来的隋唐望族里的高平刘,就是出自刘长这一脉,高平刘传承至今,可谓是代代忠良。

  刘长并不知后来事,此刻也只是因为刘安的表现而觉得惊讶。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安啊,你是朕的继承人,可以痴迷于匠术,可是不能荒芜了政务,大汉可经不起再一次的争夺了,你明白朕的意思吧?”

  刘安咧嘴傻笑,“阿父你放心吧,朕.我明白的。”

  看到同样具备反贼气质的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