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2章 老树开新花_崛起香港194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五六年的时间,香港的楼市持续升温,炒楼风越来越严重,一些炒家不满足于炒一套房或者一层单位,转而炒卖整幢大厦,形成“炒大厦”、“炒酒店”热潮。

  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李华龙旗下公司金门建筑公司的金门大厦,以及中环的联邦、国际两幢大厦的炒卖。

  金门大厦并没有整栋买卖,但李华龙卖出这栋大厦的大部分物业,以及购买公司的董事长被李华龙一篇文章送进了监狱,这些事情引起了香港媒体的广泛报道。

  购买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的卖家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华人百货公司永安公司,早年,永安公司花重金在魔都繁华地段建造了鼎鼎大名的永安百货,如今的永安百货公司没有当年那么辉煌了,保守经营,但也算是一家大公司。

  永安公司买下联邦和国际两栋大厦时,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有家报纸用了《老树开新花》的标题来报道这家公司的新投资。

  炽热的炒楼风进一步推动地价、楼价上升,已远远脱离当时香港市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李华文和李华虎兄弟俩聊了几句有关佳宁置业的话题,李华虎转移话题问道:“大哥,三哥有没有和你说过,这次房价会下跌多少?”

  “去年下半年,还有今年成交的住宅,可能一部分房价跌幅会超过五成,像太古城、沙田第一城这样的优质楼盘,跌幅会小一些。当初,我听到他的预测,挺惊讶的。”

  “我也很惊讶!”李华龙虎笑了笑,“我记得75年的时候,当时中小型住宅楼宇每方尺约23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也就九万多点。当时。香港市民家庭月收入有一千五吧?”

  “好像没有这么多,1975年……”李华文想了想,“我好像在报纸上看过,1975年的时候。香港市民家庭平均每月收入1300元左右。”

  “1300元,就算一个月赚1300,那买400方尺的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七十个月左右的工作,也就六年的时间。最近几年,香港市民家庭收入翻一番还要多。我在报纸上看到,去年家庭平均每月收入是300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少说要卖30万,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100个月的收入。普通百姓买房压力加大了很多!”

  “谁说不是。现在香港的楼价并非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一般市民的支付能力上,当消费者的工资收入远远追不上楼价升幅时,楼价下跌便势所难免。”

  “呵呵!”李华虎笑了笑,“大哥,我们可是香港顶级富豪啊,我们坐在好车聊着房价上涨,普通百姓日子变得不好过。特别是我们靠开发房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