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章快乐与烦恼_重生科技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之一的人一起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一次的最高奖获得者一位是程老、一位是张老。

  程老1918年出生,现在已经95岁高龄了,1941年毕业于浙大物理系,1946年留学不列颠,1948年获不列颠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不列颠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随后共和国建立后,程老毅然舍弃国外高薪返回祖国,参与祖国的建设,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可以说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张老生于1928年今年86岁高龄,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8年留学美利坚,1950年获美利坚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共和国建立后毅然选择回国,其一生的贡献成果斐然,被誉为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可以说二位获得最高奖,那是实至名归,没有任何的疑议!

  秦元清凭借着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则是再次拿下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此同时拿下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还有‘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除此之外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在航空发动机力学理论取得突破成果也获得了一个自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然后秦元清还获得科学进步奖特等奖,却是嘉奖他为航母相关专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于详细的则是没说。在科学进步奖这方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汽车研究院都各自有所斩获。

  媒体对于秦元清再次获得大奖,除了惊叹外就已经是麻木了,连续5年都出现在颁奖舞台上,五年连续获得大奖,这出现的频率太频繁了。

  秦元清自己也蛮不好意思的,年年站在舞台上,在大合照中总是显得太年轻,他也想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可是尼玛,比他更年轻的这不是还没顶上来么,只能勉为其难的拿了。

  说实在的,秦元清没有想到,自己就在航母工程科研基地呆了两个多月,虽然也做了一些贡献,可是这不是年底了吗,没有想过会以此获得大奖,谁知道航母工程项目组这么给力,这么短时间就搞定了特等奖。

  “元清同志,其他部门领导在我这里多次为你请功,我代表国家要谢谢你,谢谢你的奉献和付出!”院长和秦元清握手,和蔼可亲地说道。

  二人已经是老熟人了,当初正是他亲自向院长汇报了汽车发动机,取得了院长的大力支持,使得汽车发动机能够快速的落地。

  甚至于,院长还将他个人的手机号码给他,让他如果什么事需要他帮忙解决的,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

  院长对他的重视和栽培,秦元清是感受得到的,也很感激院长的这一份心。

  “领导,我也是华夏儿女的一员,自然愿意为了华夏复兴付出我的所有!”秦元清不好意思地说道。

  “元清同志这话说得好,要是每一位同志都有元清同志这份觉悟,那么我们华夏复兴就能早日实现!”院长听了秦元清的话,更加欣赏秦元清。

  如今的秦元清,已经是青少年的一面旗帜,一面带领青少年向着华夏复兴前进的旗帜。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