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喜有忧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北两年南三年。

  其实没那么玄乎,也不会两三年才能出一批弓弩。

  冬天伐木是因为水分低,北方需要阴干两年,南方潮湿要阴干三年。

  春天割牛角是古人觉得春天牛的血气旺盛,角更优秀。

  夏天太阳炽烈,制筋更容易干燥。

  秋合和这个说法,就是仪式感作祟,其他三个季节都有事做,秋天也不能落下呀,干脆就在秋天开工组合吧。

  大多是封建糟泊,信他个鬼,原料一批赶一批,什么时候都能制作。

  刘襄对军队战具的规划,弓弩是他最重视的,远程武器至少要达到七成的持有率,可惜弓弩严重不足,现在只能用飞梭替代。

  他麾下的所有骑兵都已经装备了角弓,缺口在步卒这里,安平军步卒已经有弩八千具,至少还缺八千,有弓七千张,至少还缺一万五千张。

  弓弩作坊平均两个月才能出一批成品,弩两百,弓三百,弓弩匠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也不好弄到手,他手下工匠不足。

  看样子,还是得依靠缴获。

  在弓弩作坊他还看到一个好东西,火墙,应该说是火墙和火炕的结合体。

  弓弩作坊不许有明火,容易引起火灾,有个叫张悠的曹长,就沿着墙边用土坯磊了个宽一步,长一丈,高四尺多的,炕不是炕,墙不是墙的建筑,里面规划了烟道,一边是室外火炉,一边是顺着墙通往屋顶的烟囱。

  他管这个叫暖台,给工坊的匠人取暖用的。

  想法真不错,刘襄还真是忘记了用火炕和火墙取暖的办法,一看见这个,他才想起来。

  跟张悠说了一下他的想法,火墙和火炕只要烟道的规划不出问题,土坯、红砖都能搭建,再用粘土勾缝,是冬天取暖的好东西,比火塘和炭盆强多了。

  就是得注意烟囱,现在百姓的屋顶很少用瓦,还是茅草居多,烟囱得搭建得高一点,还得在下风口,最好做一些遮挡,否则容易点燃屋顶,这么一想,他有点犹豫,到底该不该推广出去呢?

  说了一下心中忧虑,刘襄问道:“张曹长,你觉得该不该推广呢?”

  张悠挠挠头,小心的回道:“要是烟道做长一点,应该不会引起火灾吧?”

  “多画几张图纸,先在各处工坊和县里署衙推广,让他们多注意,看看效果再说。”刘襄还是决定推广,但要先试点。

  这些地方如果发生火灾,有专门的人员看护,出不了太大的问题,就算有损失,刘襄担得住。

  百姓不行的,家中走了水,这种损失他们扛不住,怕是会死人。

  火炕和火墙大面积推广,燃料的需求必定大增,正好推广煤炭。

  煤矿最好的煤,用来炼制焦炭了,次一点的煤送去各个火窑作为燃料,但还有很多劣质一些的碎煤就没用了,扔在煤厂铺路都嫌脏,这是浪费。

  那些碎煤可以磨碎了加入粘土、石灰,做成蜂窝煤,燃料可是个赚钱的大市场。

  烧蜂窝煤取暖很方便,就是需要专门的炉子。

  刘襄舍不得用铁料做炉子,他决定用陶,除了重一点,容易碎以外,没什么毛病。

  可以用陶做炉篦子和炉膛,外围用土坯或者砖石搭建主体,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说干就干,画了做蜂窝煤的模具和炉子的图纸,当场找来工匠制作。

  刘襄决定,继小凌河河鱼之后,他又喜欢蜂窝煤了,那些富豪们,也一定会喜欢。

  这可是好东西。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