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章 nbsp; 旸旸你是朕和皇后好不容易盼……_大宋皇太子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的早朝,宋仁宗提了修书一事。

  虽然修书一事很麻烦,是大臣们都知道修书的好处,更清楚修书带来的好名声,并且还名留青史。大臣们都愿意修书。

  见大臣们没有反对,宋仁宗就下旨让欧阳修负责主持。欧阳修曾经修过新唐史,在修书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把修书这么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合适不过。当然,欧阳修目前还要主持科举考试,等殿试结束后,他才忙修书。

  说完修书一事,有大臣上奏黄河一事。

  自从赵旸把水泥弄来后,宋仁宗就下旨用水泥修建各大要河流的堤坝,其中就包括黄河。

  从古至今,黄河一直有水患问题,每年夏天黄河最容易事。一旦黄河事,将淹没很多州府。

  这些年,黄河比较老实,没有闹大水患,是小水患没停过,这让附近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朝廷多次派人去修理黄河的问题,是始终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修建黄河堤坝,其实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话说回来,修理黄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者,很多地方发生水灾,主要是黄河的分流的问题。

  上奏的大臣建议修改黄河分流的几条大河,尤其是定永河。

  这条河也有很多分流,而且经常闹水患。它一水灾,那么其他几条分河也闹水患。

  虽然这几年,定永河老实了不少,没有闹水患,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了几年,是今年这条河开始不老实了。哪怕是新修建了河堤了,好像也阻挡不了河水上涨。

  不少大臣提修整定永河,是具体怎么修,没有一个人提好的提议。

  修整河流是一件非常复杂又艰难的事情,而且还非常费钱。不止如此,还要迁徙百姓。历史上,每次修河都花费不少财力人力。

  如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修好河,那么付这么巨大的代价是对的。就怕投入这么多人力财力后,还是不修好河。以,每朝每代都不敢轻易修整河流,只“缝缝补补”。

  定永河又要事,宋仁宗只下旨让当地衙门把老百姓迁走,做好一切预防工作,把损失减到最小。至于修河一事,暂时还是算了。

  说完定永河一事,大臣们又说起殿试一事。

  省试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殿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为要的考试,可以说是中之,以宋仁宗大臣们都极为视殿试。

  说完殿试一事,今天的早朝就结束了。

  宋仁宗见儿子一副若有思的模样,关心地问道:“在想什么?”

  “在想治水一事。”赵旸拿筷子的头轻轻地捣了捣自己的下巴,“定永河不是不治。”

  宋仁宗听到赵旸这么说,脸上一喜,忙问道:“你有办法治?”

  “我得看看舆图,然后还要去当地查看下。”上辈子,他外是水利专家,修过不少河流。在治水这方面,他老人家非常有经验。不止如此,他老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