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寒亭渡口_东晋之寒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八,不隔声的船舱,回荡着响亮的鼾声,风一声,鼾一声,此消彼长,好不有趣。

  白日喧嚣浮躁,夜晚清净宁人,睡得着的大有人在,睡不着的也无可厚非,或思念,或忧愁,或欣喜,或悲伤

  总之,无心睡眠的理由太多了,何止萧书与萧钦之,寒亭渡口内,总有那么几艘小舟泛着烛光,不肯歇。

  蓦的,寂静的黑夜里忽,有一丝低沉的笛音溢出,有扰民的嫌疑,如此没有公德心的事,定不会是萧钦之干的。

  而萧钦之本就睡不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便侧耳聆听,聊胜于无。

  然数音之后,萧钦之却是皱起了眉头,遥看向了那几盏栖息的烛火,因为这人在吹奏“小星星”。

  萧钦之白天在熟悉紫竹笛,锻炼气息,“小星星”是吹了不少遍,怕是被哪个闲人听了去,记在了心里,便在这大晚上,堂而皇之的吹奏。

  “小星星”很短,闲人吹了一曲后,没有暂歇,却是又吹起了另一支名曲,桓子野的“梅花三弄”。

  笛音低沉如呜咽声一出,气氛肃穆深沉,仿若寒冬腊月,万木凋零,唯有梅花铁骨铮铮,迎寒而立。忽而笛音大幅跳跃,旋律的层次感顿现分明,又现苍劲有力。

  很显然,这位闲人功力深厚,非比一般,且富有趣味,否则,怎会一开始不演奏“梅花三弄”,反倒是吹奏听来之曲呢?

  魏晋风流,飘逸如此,向来不羁,不拘泥于世俗礼仪,素未谋面,也可邀酒一杯,萍水相逢,或可听曲一首。

  若是在平时,萧钦之能有幸,现场聆听如此高超的演奏,大抵是要说上一句“感谢”之类的话语,但此时此刻,约莫是没有类似感谢的心情的。

  这位闲人或许存着指正的心思,原是好意,但萧钦之涉世未深,不懂魏晋风流,只觉得受到了唐突,“梅花三弄”前的一曲“小星星”,分明是嘲弄他技艺低俗之语。

  好吧,且说技艺低劣,不堪入耳,但素未谋面,又无结交,这位闲人何必辱人呢?

  萧钦之越想越气,遥看那几盏栖息的烛火,一时不知是哪盏,心想:“若是挨个叩门质询,倒是落了下乘,但就此被辱却无动于衷,又太过憋屈。”

  思来想去之下,萧钦之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转身回了船舱,迅速穿好了衣服,取出了紫竹笛,朝着那几盏烛火,屏气凝神,开始吹奏笛声版“神话”。

  这首曲子难度不高,一般学个几天就能会,这也是萧钦之记得最拿手的曲子,玉漱等了两千年,而萧钦之也莫名跨越了一千多年,两者何其相似。

  萧钦之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却是有无尽的孤独,来自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一个浑然不同的人被迫融入这个时代的孤独。

  这种孤独,此世间无人知晓。

  柔和夜色下的寒亭渡口,夜风轻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